强化非遗传承?;ず胙?。以打造国家遗产路线为目标,推进整体保护、活态展示、深度体验,建成数字化非遗库,成立敦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,高标准建成甘肃省唯一国家级非遗数字化?;な缘闫教?。健全完善非遗?;っ?,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1个、省级非遗?;は钅?个,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人。大力开展非遗进景区、酒店、社区、校园等活动,推出阳关、莫高里工匠村非遗传习基地,推动非遗与乡村建设、景点开发、民宿运营有机融合。支持办好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,努力打造感悟体验“一带一路”文化基地。
强化院地沟通衔接保障。进一步深化与敦煌研究院合作交流,全力支持配合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(二期)、莫高窟电网改造、敦煌文化遗产?;ご写葱禄氐认钅拷ㄉ?。大力协助敦煌研究院实施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、敦煌文献数字化工程。加强人才引进培育,设立敦煌研究院人才基金专项经费300万元,搭建人才合作交流平台,切实为打造世界文化遗产?;さ牡浞逗投鼗脱а芯康母叩睾皇等瞬呕 ?/span>
立足创新培育业态。精心打造《敦煌盛典》《又见敦煌》《乐动敦煌》《千手千眼》经典演艺并实现常态化演出。2023年,四大演艺累计演出1998场次,接待游客113.54万人次。培育敦煌夜市、敦煌书局、上元集市、沙州食驿、敦煌小镇、月牙泉小镇特色街区,构建购物休闲、特色餐饮、文体娱乐、演艺体验、观光旅游五位一体的夜间经济模式。鸣沙山·月牙泉万人星空演唱会火爆出圈,累计吸引90万人次参与互动,全面升级滑沙、观光车、驼运等二消项目,持续做大低空经济。大海道汽车耐力赛和“戈十七”“戈十八”戈壁挑战赛等百余场次赛事活动成功举办。2023年敦煌市旅游接待1682.93万人次,相比2022年增长427.05%,相比2019年增长21.77%;实现旅游收入156.22亿元,相比2022年增长639.68%,相比2019年增长21.86%,均创历史新高。今年1月至4月,敦煌市旅游共接待428.21万人次,同比增长57.53%。
立足景区提质升级。谋划东至悬泉置、莫高窟,西达雅丹、阳关、玉门关,中为鸣沙山·月牙泉、郡城遗址、白马塔、党河风情线、敦煌夜市等多点串联、全域旅游总体布局。实施雅丹、玉门关等景区景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程,鸣沙山·月牙泉景区内部接驳路全线贯通,东西入口游客中心及“甘味”农产品展销中心、敦煌书局等建成投运,国际会展中心对游客全年开放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,加快推进敦煌宿集、莫高非遗小镇、丝路小镇等项目,全市农家乐、民宿等达到576家,建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、重点村3个,月牙泉镇月牙泉村、阳关镇龙勒村成功创建为省级文旅振兴
立足文化打造精品。推进“文敦煌”数字文化IP综合服务平台建设,规范敦煌文化资源IP授权运营管理,壮大敦煌礼物、敦煌故事、洛小北等微小文创企业,引进九色鹿、丝路手信等文创经营主体,相继推出“念念敦煌”“如梦敦煌”等文创产品1000余款。建成月牙泉小镇、阳关等研学基地14个,开发推广地质科普、“两关”文化等精品课程30余套,打造壁画临摹、彩塑创作、钻木取火等研学产品,推出敦煌文化研学季“大礼包”,助力敦煌文化品牌创新性发展。常态化举办“敦煌文化进校园”活动,探索丰富传承弘扬敦煌文化的实践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