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茶馆最新通道_全国900+城市空降24小时服务,同城附近100元,附近100块上门4个小时

还原历史的真相-王圆箓

王道士(1849-1931) 湖北麻城人。本名王圆箓,一作元录,又作圆禄。家贫,为 衣食计,逃生四方。清光绪初,入肃州巡防营为兵勇。奉道教,后离军,受戒为道士,道号法真,远游新疆。

探索与发现还原历史的真相-王圆箓

假如敦煌没有王道士

 
  参观敦煌莫高窟的中国人,心里都绕不开一个名字:王圆箓。

  因为,这个人改写了莫高窟乃至敦煌的命运。早在清朝,甘肃通往新疆的道路,已经远远地撇开了敦煌,敦煌成为一个地处偏僻、交通不便的小城。

  如果没有王圆箓,莫高窟有可能至今仍默默无闻,至少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国际知名度。充其量,它会像敦煌西千佛洞那样,只是一个普通的省级或国家级文物?;さノ?。相应地,洞窟的颓废情况、洞窟内文物破坏情况,一定非常严重,远不是我们今天所看到样子。敦煌也不会像今天这样吸引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,怀着朝圣的心情,奔向自己、奔向莫高窟。

  从这个意义上说,称王圆箓为敦煌莫高窟的发现者,称其于莫高窟、于敦煌均有杰出贡献,一点儿都不过分。
但是,遍览今人涉及莫高窟、提到王圆箓的著作,不难看到:人们对待王圆箓的态度,不但没有丝毫感激道谢的意思,反而充满了鄙视乃至仇恨的情绪,毫不客气地称其为罪人、小丑。王圆箓的农民出身、不高的文化水平、不出色的相貌,均成了遭人耻笑的材料。

  说实话,对这种情况,笔者很不以为然。笔者认为,莫高窟藏经洞一事上,真正该鄙视、仇恨的,不是王圆箓道士,而是当时的政府官员、国家制度。在那种情况下,你、我以及一切撰文鄙视、痛骂王道士的文人雅士,所作所为,很可能还不如王道士,很可能比王道士还不堪呢!

  没错,王道士是以低廉到令人难以置信的价格,将藏经洞中发现的包括佛经、道经、社会文书、绢画、纸画、香炉、法铎等珍贵文物出卖给了外国的探险家和学者。按照今天的标准,称其为卖国贼也不过分。

  但是,这显然是不公平的。藏经洞所发现的文物,被公认为稀世珍宝,这是它们被散播到英法俄美日等国家并受到重视之后的事情。

 

敦煌旅游网公众号

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,实时一对一沟通服务。